|
blog.cfosea.cn |
|
尘埃在线个人博客 |
welcome to read the blog—http://blog.cfosea.cn |
|
|
|
|
用过一些商业类的系统软件,相对于工业的ERP系统来说,商业类的ERP系统会简单些,不论是功能上,或者程序开发设计上,也因此应用于批发、零售等行业开发的商业软件非常多,对于软件的好坏,不好简单评价,本人只想通过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说点个人的看法。
成本核算本身是个比较复杂的项目问题,但往往被很多人忽视,或都并不重视,其实成本核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许多的数据运算及逻辑问题,如果程序计算得不好,得到的成本结果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企业想提到一份精确的成本结果数据,其实可能并不容易,不论是财务专家,或是程序开发高手,都还无人可以完美的解决处理好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就软件而言,即便是中国目前大哥级的用友或金蝶,对于成本的核算处理,也还可能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好。
商业类的许多软件,也许是基于简单思维,也许是出于其他未知原因,它们在商品成本核算结转处理方式上,往往都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处理,商业软件特别是针对快进快出的商品处理软件,在成本核算的处理上,大多采用的是移动加权平均法,而且少有更多的成本结转方式可供选择,也许是软件开发人员基于可以实时得到销货成本的考虑,所以都爱选择这种成本处理方式,而且这种结转方式,看似也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客观上确实可以即时得到每个所售商品的成本金额数据。
但这种移动加权平均法,要想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是基于先进先出,在系统中的物流单据能与实际情况同步的前提下,这样通过系统自动计算的成本金额数据才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而一但系统中体现的物流单据与实际错乱,那结果可能就很似保证正确性了。
商业的特点就是商品种类较多,数量较大,货物进出频繁,流转速度可能也较快,而往往配置的专门人员又不足,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实物流转情况,通过单据体现到系统中时,其物流顺序情况可能已不一至了,加上人员操作上,难以按照实际的物流情况去处理单据,这样便很容易导至系统中体现出来的单据流与实际物品流不符,这个不符的结果,会直接导致软件系统在成本核算上出现各种异常及错误。
比如一个商品已入库,然后被很快销售出去,而仓库可能都还没来得及处理好入库的单据,但销售出库的单据可能已先得到并处理完毕了,由于系统的成本核算方式是根据单据的处理实时结转出库成本,这样便导至由于入库成本还没有,却要马上结转出库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系统或有一个选择程序来处理,但不论如何选择,这个计算出来的结果很可能已经不正确了,至少准确性难以保证了。
现实中,入库时成本单价弄错,而后经过修改甚至多次调整修改,这当中可能跨越了一定的时间,中间的错误便被出库的单所消耗了。另外,现实中,软件一般有设计控制负库存出库的情况,但实际上企业很难做到不允许负出库,因为时间上可能并不允许每次都去处理好负数问题再来做正常的出库,而一但负出库,成本结算上往往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商业类的软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即时得到每张单的成本数据,并希望随时可以了解成本金额数据情况。 但事实上,这种设计理念并不一定合理,另外,随时想了解销售成本金额数据也不见的是真需求,而且这个往往还有其他途径来解决(比如通过模拟测算来得到临时成本金额数据,但不是最终实际结果数据)。
个人认为,商业类的软件,采用全月加权平均算法可能会更合理, 不仅可以更好的避免上述一些问题的出现,而且对于一些单据的处理上也会更方便,比如现在的多数商业软件,在单据记账后,都无法直接修改,而只能通过红冲的方式处理,但这出现一个问题时,系统中的垃圾单据可能增加许多,原本实际只有一份单据,结果可能多出许多份无效的单据来,在查看时往往也既不清爽,也增加额外的脑力需要去知道哪些是属于无效的回冲单。
当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下,记账后的单据都无法直接修改,错了只能红冲,这样所有的回冲操作都存在痕迹,而采用全月平均法时,可能就难以知道修改操作。但前者是否有必要,这个不好说,而后者,可以通过相应的权限控制来解决处理。
|
|
|
楼主签名 |
|
有些个性,但没怎么表现!有些背叛,但一直都很守法! 有些冷默,却天性怜悯动情!想摆脱普通与平凡,但却依然徘徊未进!坚持原则,但不失灵活性!无为,但不失上进心!无情,却不失友情!想拥有钱,但却不迷于钱!
|
|
|
|
|